安徽自考报名网-安徽自考网欢迎各位自考生,今天是

免费咨询:15755063059

自考办电话 | 在线答疑

自考系统: 2025年自考报名入口 2024年准考证打印入口 2024年安徽自考成绩查询入口 2025年助学报名入口 自考办联系方式
城市: 合肥 阜阳 宣城 马鞍山 蚌埠 淮北 淮南 黄山 铜陵 芜湖 六安 池州 滁州 亳州 安庆 宿州 更多+
定位您当前所在位置: 常见问答 >

自考中文语言文学专业好吗?

时间:2020-11-10 13:57:19 作者:储老师

自考助学

俗话说:女人怕嫁错男人,男人怕入错行。人生中最重要的两个选择是择偶和选专业。

专业选不好,应该是这样一句话——现在因为专业流泪,都是脑中的水!

尤其是想选择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如果听说汉语语言文学考试难度低,考试科目少,会担心。这么好的专业会不会没用?

所以今天就带大家深入了解传说中的“金油”——汉语言文学专业。

自考中文语言文学专业好吗?

中国的大学有13个线性学科,包括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军事学和管理学。学科下设一级学科110个。

中国语言文学是一级学科,下设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汉语语言文字学、文学艺术、中国古典文献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比较文学八个二级学科以及世界文学。

在本科阶段,我们有以上二级学科涉及的专业,被称为汉语言文学专业。

汉语语言文学是中国大学历史上最早的专业之一,产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80年代以后,中国语言文学专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一些师范院校希望为中学语文教学培养师资,综合性大学也在中文系或文学院开设这一专业。

一个多世纪以来,中国语言文学专业培养了一大批学者、教授、作家、记者和剧作家,为中国人文科学做出了巨大贡献。(但鲁迅没有主修华文文学。他放弃医学而投身文学。)

在自学考试中,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科目相对较少,约11-13门,最快的考试3-4次后即可完成。也就是说,如果你学得快的话,通过1.5-2年的学习就可以通过所有科目。

汉语语言文学专业的主要课程有:现代汉语、古代汉语、外国文学作品、现代汉语作品、当代汉语作品(1)、中国古代文学作品、文学概论(1)等;

但本科专业课与专业基础课不同。

本科生的主要课程有:美学、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国古代文学史、外国文学史、语言学概论等。

细心的学生会发现,在我列出的科目中,没有数学和英语的身影。这是我们说中国语言文学容易考的主要原因。

汉语语言文学专业大部分省份可以免考数学、英语选修考试。对于自学能力较弱但又想获得学历证书的学生来说,缺少“数学和英语”已经大大降低了考试的难度。

对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有六个方面的要求

1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语言文学基本理论;

2掌握本专业的基本知识和新闻、历史、哲学、艺术等学科的相关知识;

3具有文学修养、鉴赏和写作能力;

4了解中国语言文学艺术的方针、政策和规定;

5能够阅读经典文献,掌握文献检索和数据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哦,天哪!我看到了历史、哲学、艺术等等的名字!因此,如果你想学好汉语和文学,你就必须学好其他学科。俗话说“文史哲不分”,我是诚实的。另外,我对国家有关语文、文学、艺术的方针、政策、法规有很好的了解;对本学科的前沿成就和发展前景有着清醒的认识;我觉得我真的在跨越历史,面向未来!

没有一个专业像汉语和文学。因为人们普遍认为,中国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善于写作,思维活跃,能胜任许多工作。在新闻出版系统,如报纸、杂志、出版社、电视台、广播电台等单位,都可以找到合适的记者、编辑工作。你也可以在企事业单位的秘书和宣传部门发挥你的写作技巧。当然,你也可以当老师!

您可以考虑以下三种情况:

如果你已经从事公务员工作,或者你对文学感兴趣,你必须从事文学工作。在我看来,中文语言文学适合你的专业,你可以集中精力。

其次,如果你没有严格的专业要求,又害怕数学和英语,那么中文语言文学专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第三,如果你记忆力好,想尽快拿到自学考试证书,可以考虑科目少、难度小的汉语言文学专业。

根据今天给大家的分析,无论是考试难度还是就业前景,我认为在你考虑专业的时候,中文语言文学专业是个不错的选择。

声明:
(一)由于考试政策等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站所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二)本网站在文章内容来源出处标注为其他平台的稿件均为转载稿,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对内容、版权等问题存在异议请与本站联系,我们会及时进行处理解决。
微信公众号

扫码关注安徽省自考攻略网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回复“免费资料”领取复习资料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微信交流群

<<点击收起

在线咨询

在线咨询

APP下载

APP
下载

联系微信
联系
微信
扫描二维码
扫描
二维码
反馈建议
反馈
建议
回到顶部
回到
顶部
APP下载
微信客服
微信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