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安徽自考网根据《全国各类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学校招生复习考试大纲》收集整理了2023年安徽自考《刑法学》名词解释专项练习题以供广大考生参考,具体如下:
疏忽大意的过失:是指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心理状态。
过于自信的过失:是指已经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但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心理状态。
犯罪动机:犯罪动机,是指刺激、促使行为人实施犯罪行为的内心起因或思想活动,它回答行为人基于何种心理原因实施犯罪行为。
特殊身份:是指行为人在身份上的特殊资格,以及其他与一定的犯罪行为有关的,行为人在社会关系上的特殊地位或者状态。
单位犯罪:是指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为本单位谋取非法利益,经单位集体研究或者由负责人决定,由单位直接责任人员具体实施的犯罪。
刑事责任能力:行为构成犯罪和承担刑事责任必需的,行为人必备的刑法意义上辨认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
意外事件:客观上造成了损害结果,但主观上不是出于行为人的故意或过失,而是由于不可抗拒或不能预见的原因引起的事件。
不可抗力:行为在客观上虽然造成了损害结果,但是不是出于故意或过失,而是由于不可抗拒或不能预见的原因引起的情形,不应承担刑事责任。
排除犯罪的事由:是指行为虽然在客观上造成了一定损害结果或危险状态,表面上符合某些犯罪的客观要件,但实际上没有犯罪的社会危害性,并不符合犯罪构成,依法不成立犯罪的事由。
正当行为:也称排除危害性行为或阻却违法性行为,某一行为在形式上符合某种犯罪的构成要件,但基于特殊情况而实质上没有社会危害性,不构成犯罪。
正当防卫:是指为了保护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合法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采取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方法,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正当防卫行为不负刑事责任。
相关推荐
2023年安徽自考《刑法学》名词解释专项练习题(7)
11-152021年安徽自考《知识产权法》章节试题及答案:第5章
03-312021年安徽自考《知识产权法》章节试题及答案:第4章
03-312021年安徽自考《知识产权法》章节试题及答案:第3章
03-312021年安徽自考《知识产权法》章节试题及答案:第2章
03-312021年安徽自考《知识产权法》章节试题及答案:第1章
03-312020年10月安徽自考《中国法律思想史》考前模拟:论述题
08-092020年10月安徽自考《中国法律思想史》考前模拟:简答题
08-092020年10月安徽自考《中国法律思想史》考前模拟:名词解释题
08-092020年10月安徽自考《中国法律思想史》考前模拟:多项选择题
08-09扫码关注安徽省自考攻略网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