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安徽自考网根据《全国各类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学校招生复习考试大纲》收集整理了2023年安徽自考《刑法学》名词解释专项练习题以供广大考生参考,具体如下:
假想防卫:不法侵害必须是现实存在的,如果并不存在不法侵害,但行为人误认为存在不法侵害,因而进行所谓防卫的,属于假想防卫。
防卫不适时:在不法侵害尚未开始或者已经结束时,进行所谓“防卫”的,称为防卫不适时。
紧急避险:是指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给另一较小或者同等法益造成损害的行为。
避险过当:避险行为人的主观过错使避险行为客观上超过必要限度,造成合法权益不应有的损害的行为。对避险过当,应减轻或免除处罚。
提前防卫:行为人在不法侵害尚未开始的情况下,预先对有犯意表示、犯罪预备而尚未马上着手实施犯罪的人加害的情况,不是正当防卫,在理论上称之为提前防卫,造成危害结果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防卫挑拨:行为人不是出于防卫的意图,而是出于侵害的意图,故意挑起他人的不法侵害,然后借口正当防卫对他人加以侵害的情况,在理论上称之为防卫挑拨。
法令行为:指基于成文法律、法令、法规的规定,作为行使权利或者承担义务所实施的行为。
正当业务行为:指虽然没有法律、法令、法规的直接规定,但在社会生活上被认为是正当的业务上的行为。
被害人的承诺:指被害人请求或者许可行为人侵害其法益,便可以排除损害被害人法益的行为的犯罪性的行为。
自救行为:指法益受到侵害的人,在通过法律程序、依靠国家机关不可能或者明显难以恢复的情况下,依靠自己的力量救济法益的行为。
义务冲突:指存在两个以上不相容的义务,为了履行其中的某种义务,而不得已不履行其他义务的情况。
结果加重犯:是指实施基本的犯罪构成要件的行为,发生了基本犯罪构成要件结果以外的加重结果,刑法因而对其加重法定刑的犯罪形态。
故意犯罪形态:是指故意犯罪在其发展过程中,由于某种原因出现结局所呈现的状态,即犯罪预备、犯罪未遂、犯罪中止与犯罪既遂。
相关推荐
2023年安徽自考《刑法学》名词解释专项练习题(7)
11-152021年安徽自考《知识产权法》章节试题及答案:第5章
03-312021年安徽自考《知识产权法》章节试题及答案:第4章
03-312021年安徽自考《知识产权法》章节试题及答案:第3章
03-312021年安徽自考《知识产权法》章节试题及答案:第2章
03-312021年安徽自考《知识产权法》章节试题及答案:第1章
03-312020年10月安徽自考《中国法律思想史》考前模拟:论述题
08-092020年10月安徽自考《中国法律思想史》考前模拟:简答题
08-092020年10月安徽自考《中国法律思想史》考前模拟:名词解释题
08-092020年10月安徽自考《中国法律思想史》考前模拟:多项选择题
08-09扫码关注安徽省自考攻略网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