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自考报名网-安徽自考网欢迎各位自考生,今天是

免费咨询:15755063059

自考办电话 | 在线答疑

自考系统: 2025年自考报名入口 2024年准考证打印入口 2024年安徽自考成绩查询入口 2025年助学报名入口 自考办联系方式
城市: 合肥 阜阳 宣城 马鞍山 蚌埠 淮北 淮南 黄山 铜陵 芜湖 六安 池州 滁州 亳州 安庆 宿州 更多+
定位您当前所在位置: 复习资料 >

《经济类管理会计》安徽自考复习资料(七)【2020年4月】

时间:2020-10-08 11:37:55 作者:储老师

自考助学

第六章 预测分析

第一节 预测的基本程序与方法

预测:是根据反映客观事物的资料信息,运用科学方法来预计和推测客观事物发展。

一、预测的基本程序

①确定预测目标 ②收集整理资料 ③选择预测方法

④综合分析预测 ⑤计算预测的误差

二、预测方法

(一)非数量方法(定性分析法):它是依靠人们的主观分析判断来确定未来的估计值。常见有经验分析法、直接调查法、集合意见法、集体思考法。

(二)数量方法(定量分析法):是根据过去比较完备的统计资料,应用一定的数字模型或数理统计方法对各种数量资料进行科学的加工处理。分两类:

1、趋势预测法:是以某项指标过去的变化趋势作为预测的依据,是把未来作为“过去历史的延伸”。常见的有:简单平均法,移动平均法,指数平滑法等。

2、因果预测法:是从某项指标与其他有关指标之间的规律性联系中进行分析研究,根据它们之间的规律性联系作为预测的依据。常见的有:回归分析法,相关分析法等。

三、预测特点:

预测具有一定的科学性、近似性、局限性。

第二节  销售预测

销售预测是指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预计市场对本企业产品在未来时期的需求趋势。(区别定性预测和定量预测)

一、算术平均法:

计划期销售预测数=各期销售量总和/期数

注意优缺点和适用范围

计算简单、差异平均化、只适用于销售基本稳定的产品。

二、趋势平均法:

N年平均数+(N-1)×趋势平均数

尽可能缩小偶然因素,适用于各期产品的生产量和销售量逐渐增加的企业。

教材第107页的表格第3列“五年平均”应该修改为“五月平均”或者“五期平均”。表格中三期趋势平均数的后一个1.53=(2.0+1.4+1.2)/3=1.53

三、指数平滑法:

是根据前期销售量的实际数和预测数,以加权因子为权数,进行加权平均来预测下一期销售量的方法。

预测期销售量=平滑系数×上期实际销售量+(1—平滑系数)×上期预测额

注意平滑系数与实际销售量对应,可以借助谐音“滑际”(滑稽)进行记忆。

经常将套用该公式的小型计算作为单项选择题目来进行考核,也有可能要求根据其他资料去倒求平滑系数

注意教材109页指数平滑法与趋势平均法的比较:采用趋势平均法,计算以前若干期的平均数和趋势平均数时,前后各个时期的权数相同(简单平均);而采用指数平滑法对未来进行预测,考虑到近期资料的影响程度比远期为大,因而对不同时期的资料取不同的权数,越是近期的资料,权数越大,越是远期的资料,权数越小,这样计算更能符合客观实际。这是指数平滑法对趋势平均法的一个重要改进。

四、直线回归预测法:

使用数学模型: y=a+bx 其中y代表销售量,x代表年份(期数)。

注意;教材110页上面第二个公式也就是关于b的计算公式的分子漏写了一个n,请你们补充在分子个西格玛符号之前

注:x要从0算起。

教材第110页的这个题目也可以这样求解:首先套用公式直接计算出b

b=[n∑xy-∑x∑y] ÷[n∑x2-(∑x)2]=(6×692-15×242)/(6×55-15×15)=(4152-3630)/(330-225)=522/105=4.97

然后根据简化的表达式计算出a=(∑y-b∑x)÷n=(242-4.97×15)/6=27.90(注意公式的运用)

后得出教材111页行的方程y=27.90+4.97x

若预测第7年的销售额,则x=6,带入方程,则第7年的销售额的预测值为:27.90+4.97×6=57.52千元

第三节 成本预测

一、目标成本预测

目标成本: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某一时期要求实现的成本目标。

目标成本确定方法:

1、选择某一先进成本水平作为目标。(选择法)

2、先确定目标利润,推算出成本。

即:目标成本=预计收入-应交税金-目标利润。(倒挤法)

或者:目标成本=预计单价×(1-销售税率)×销售量-目标利润

目标成本=(预计单价-单位税金)×销售量-目标利润

二、成本发展趋势预测方法:

高低点法

原理与半变动成本分解的方法类似

三、因素变动预测法:

1、直接材料消耗数量变动

注意教材116页的公式括号位置给错了。

2、直接材料价格变动

注意教材公式是在假设直接材料消耗数量已经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得出的。

3、工资水平和劳动生产率变动

基期单位成本工资费用=基期工资总额/基期产量

计划单位成本工资费用=基期工资总额×(1+平均工资增长%)/[基期产量×(1+劳生率增长%)]

前面公式减去后面公式的差额(左-左,右-右)

工资和劳生率对单位成本的影响=(基期工资总额/基期产量)×[1-(1+平均工资增长%)/(1+劳生率增长%)]=基期单位成本工资费用×[1-(1+平均工资增长%)/(1+劳生率增长%)]

如果把个等号隐去,就是教材里边的公式:

工资和劳生率对单位成本的影响=基期单位成本工资费用×[1-(1+平均工资增长%)/(1+劳生率增长%)]

4、产量变动对成本的影响。

基期单位成本中的固定费用=固定费用总额/基期产量

计划单位成本中的固定费用=固定费用总额/[基期产量×(1+产量增长率)]

前面公式减去后面公式的差额(左-左,右-右)

产量变动对单位成本中固定费用的影响

=(固定费用总额/基期产量)×[1-1/(1+产量增长率)]

=基期单位成本中的固定费用×[1-1/(1+产量增长率)]

如果把个等号隐去,就是教材里边的公式:

产量变动对单位成本中固定费用的影响 =基期单位成本中的固定费用×[1-1/(1+产量增长率)]

所以教材118页产量影响的公式应该进行修改,教材印刷发生错误。

声明:
(一)由于考试政策等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站所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二)本网站在文章内容来源出处标注为其他平台的稿件均为转载稿,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对内容、版权等问题存在异议请与本站联系,我们会及时进行处理解决。
微信公众号

扫码关注安徽省自考攻略网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回复“免费资料”领取复习资料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微信交流群

<<点击收起

在线咨询

在线咨询

APP下载

APP
下载

联系微信
联系
微信
扫描二维码
扫描
二维码
反馈建议
反馈
建议
回到顶部
回到
顶部
APP下载
微信客服
微信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