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自考报名网-安徽自考网欢迎各位自考生,今天是

免费咨询:15755063059

自考办电话 | 在线答疑

自考系统: 2025年自考报名入口 2024年准考证打印入口 2024年安徽自考成绩查询入口 2025年助学报名入口 自考办联系方式
城市: 合肥 阜阳 宣城 马鞍山 蚌埠 淮北 淮南 黄山 铜陵 芜湖 六安 池州 滁州 亳州 安庆 宿州 更多+
定位您当前所在位置: 复习资料 >

2024年安徽省自考《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模拟试题及答案

时间:2024-03-05 16:22:02 作者:储老师

自考助学 安徽自考《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模拟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学前儿童美术教育中,教师应引导小班儿童在泥工中塑造( B )  

A.平面物象 B.简单立体物象  

C.结构复杂物象 D.物象主要特征和细节  

2.学前儿童美术教育中,教师应引导中班儿童在绘画中表现感受过的物体的( C )  

A.轮廓特征 B.基本形态  

C.基本结构和主要特征 D.动态结构  

3.学前儿童手工发展的第三阶段称样式化期,它的年龄段为( D )  

A.2岁~3岁 B.2岁~4岁  

C.4岁~5岁 D.5岁~7岁  

4.罗达·凯洛格列举了大量世界儿童画资料,说明了儿童绘画发展的详细历程。在这一历程中由抽象到绘画途径的重要一环,标志着幼儿已能画出具有构造意义的图画的是  

( C )  

A.结合体 B.集合体  

C.曼陀罗 D.放射型  

5.初入园的儿童用四条边线组成方形物时非常困难,因为此时他们尚处于( B )  

A.“垂直性”无区别阶段 B.“方向性”无区别阶段  

C.“水平性”无区别阶段 D.“平面性”无区别阶段  

6.在美术起源学说中,认为“情感表现是艺术最主要的功能,也是艺术发生的主要动因”的观点属于( B )  

A.游戏说 B.表现说  

C.模仿说 D.巫术说  

7.大正时期,领导日本自由画教育运动的画家是( A )  

A.山本鼎 B.福禄培尔  

C.乌索娃 D.西泽克  

8.根据比纳(A·Binet)关于儿童对图画感知阶段的划分,能说出关于人或动物所做事情的简短语句的儿童处在对图画感知的( C )  

A.罗列对象时期 B.解释时期  

C.描述对象阶段 D.涂鸦阶段  

9.关于学前儿童美术欣赏课程目标的表述,错误的是( D )  

A.应让幼儿对某些名画有初步的印象 B.应培养具有知觉美的某些基本要素的能力  

C.应让幼儿有叙述和谈论艺术作品的能力 D.应让幼儿能开展高质量的艺术批评  

10.心理学家格塞尔认为,在儿童发展中起决定作用的是( B )  

A.最近发展区 B.成熟  

C.同化和顺应 D.模仿

  11.运用线条、色彩等要素,在二维空间里塑造出静态视觉形式的艺术形式是( A )  

A.绘画 B.雕塑  

C.工艺美术 D.建筑艺术  

12.在近代儿童美术教育史上,为学前儿童美术教育作出突出贡献的教育家应首推( A )  

A.裴斯泰洛齐和福禄贝尔 B.裴斯泰洛齐和罗伯特·欧文  

C.蒙台梭利和福禄贝尔 D.蒙台梭利和罗伯特·欧文  

13.包括美术教育在内的艺术教育要培养的人格类型是( A )  

A.审美型人格 B.冲突型人格  

C.独立型人格 D.功利型人格  

14.《幼儿园工作规程》将美育目标规范为:“培养幼儿初步的感受美和( C )的情趣和能力。”  

A.热爱美 B.发现美  

C.表现美 D.理解美  

15.在我国幼儿园的美术教学实践中,最常见的方法是教师在黑板上画一幅范画,让孩子临摹下来。你觉得这种方法( B )  

A.能够使儿童很快地学会画画,画得较像  

B.限制了儿童的创造力,将艺术的真正内涵排除在美术教育之外  

C.能够培养儿童画画的兴趣  

D.很好,因为教师肯定比儿童画得更好  

16.在儿童美术欣赏进入形式阶段时,主要分析( C )  

A.作品的内容 B.作品的题目  

C.作品的造型、色彩 D.作品的时代背景  

17.你认为对儿童绘画的评价应更重视以下哪一方面?( D )  

A.画得象真的一样 B.画得和老师的范画一样  

C.画面干净,涂色均匀 D.作画自由、大胆,有感情  

18.对幼儿园泥工活动的指导中,哪一种行为是正确的?( C )  

A.泥工活动安排在一年四季都是非常适宜的  

B.泥工的技能比较难,因此应该手把手的教孩子  

C.让孩子在创造活动中探索泥工塑造的基本规律  

D.当儿童做完泥工后,把儿童作品用的泥立即重新和在一起  

19.学前儿童手工创作的心理过程的基本顺序是( D )  

A.构思与意图——设计与制作——装饰  

B.设计——制作与构思——装饰  

C.制作——设计与构思——装饰  

D.意图——构思与设计——制作与装饰  

20.在学前儿童手工发展的哪个阶段,其泥塑作品主要体现为浮雕式?( B )  

A.无目的的活动期 B.基本形状期  

C.样式化期 D.象征期

  二、填空题  

1.艺术的种类繁多,依据艺术形象的审美方式,可分为听觉艺术、视觉艺术和视听艺术。美术是一种 视觉艺术 。  

2.山本鼎是日本 自由化运动 运动的领导人。  

3.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心理层次的目标分为审美感知目标、 审美情感目标 、审美创造目标。  

4. 因材施教 原则指的是要根据学前儿童具体基础和接受能力,区别对待,使每一个学前儿童都能在自己的基础上得到最好的发展。  

5.命题画是教师提出绘画的 主题 和要求,幼儿按指定课题完成作品。  

6.儿童画中最基本的成分是 线条 ,它是一切造型表现的基本要素。  

7.学前儿童手工制作的意图分为 自发型 和诱导型两种。  

8.学前儿童手工活动的材料分为点状材料、 线状材料 、面状材料、块状材料四种形态。  

9.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内容应包括绘画教育、手工教育和 美术欣赏教育 。  

10.学前儿童欣赏美术作品要发展的能力是发展 美感知觉能力 和适当地叙述视觉形式的能力。  

11.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心理层次目标包括审美感知目标、审美情感目标和 审美创造目标 。  

12.小班儿童的绘画教育目标之一是引导儿童认识绘画工具材料,掌握其基本使用方法,养成正确的 握笔方法 和作画姿态。  

13.小班儿童的美术欣赏教育目标之一是引导儿童参加美术欣赏活动,体验美术欣赏活动的 快乐 。  

14.美术起源学说中的“模仿说”是关于艺术起源问题的最古老的理论,它始于 古希腊 哲学家。  

15.图式初期,大约从5岁到7岁左右,是儿童的 形象 思维发展最敏感时期。  

16.自由画是在绘画题材、内容、形式和 表现手法 上对幼儿不加任何限制,完全按照幼儿自己的意愿去作画。  

17.对于艺术,通常可以从三个层面来认识:第一是从精神层面;第二是从活动过程层面;第三是从 活动结果 层面。  

18.在艺术分类中,美术又称造型艺术、视觉艺术、 空间 艺术。  

19.美术主要包括绘画、雕塑、 工艺 、建筑艺术等类型。  

20.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是以培养学前儿童 审美创造 能力为核心的一种创造性教育。

  三、判断说明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16分)  

在题后的括号内,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并说明理由。  

1.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是以培养学前儿童审美创造能力为核心的创造教育。( √ )  

2.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目的是要将儿童培养成为艺术家。( × )  

说明:目的是培养儿童的审美素质,达成人格的完满和谐。  

3.学前儿童对艺术作品的感受和表现有着相同的心理过程。( × )  

说明:有不同的心理过程。  

4.在同一年龄阶段的学前儿童中,艺术偏好和艺术才能都差不多。( × )  

说明:艺术偏好和才能有显著差异。  

5.儿童对色彩的反应是强烈的、敏感的、他们具有某种天赋能力。( √ )  

6.学前儿童泥塑的发展与其绘画的发展相比,前者稍超前于后者。( × )  

说明:前者落后于后者。  

7.学前儿童的手工活动属于艺术技能学习,不属于艺术创造范畴。( × )  

说明:手工也有构思和设计阶段,要有想象力和创造性。  

8.指导儿童欣赏美术作品,主要是帮助儿童分清哪些画是好的,哪些画不好。( × )  

说明:主要培养幼儿对艺术作品有较敏锐的感受,以及对绘画欣赏的兴趣。  

9“能综合运用多种媒介和工具创作”属于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审美感知目标。( × )  

说明:应把审美感知目标改成审美创造目标。  

10.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目标包含手工教育目标和欣赏教育目标两大类。( × )  

说明: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目标还应包括绘画教育目标。  

11.学前儿童平面手工活动有粘贴、剪贴、撕贴、染纸四种形式。( √ )  

12.学前儿童的美术是他们表达情感与进行交流的工具。( √ )  

13.就对色彩的认识而言,幼儿首先发展的是指认和命名,然后逐渐向辨认颜色、正确配对发展。( × )  

说明:就对色彩的认识而言,幼儿首先发展的是指认和命名,然后逐渐向辨认颜色、正确配对然后逐渐向指认和命名发展。  

14.线条是中小班儿童画中最基本的成分。( √ )  

15.我国儿童教育家陈鹤琴把儿童绘画的发展分为涂鸦期、图式期、定型期和写实期。  

说明:应把图式期改为象征期。( × )  

16.在学前儿童美术教育中,适当地使用灌输法还是非常必要的。( × )  

说明:灌输法会压制学前儿童的创造力。

  四、名词解释题  

1.发展性原则  

在进行学前儿童美术教学时,要处理好当前需要和长远发展之间的关系,造成儿童身心的一种可持续性发展。  

2.涂鸦期  

儿童在一岁半到四岁之间,开始画一些紊乱和不规则的线条,这些线条杂乱而不规则的地混合在一起,它们并不代表任何意义,纯粹是儿童的一种本能、无意识的活动,也可以说是个体的最初绘画活动时期。  

3.美术欣赏教育中的对话法  

美术欣赏教育过程中儿童、教师和美术作品三者之间互相作品和互相交流的方法。  

4.泥塑  

通过双手将泥塑造成立体形态的物体形象的活动。  

5.模仿说  

(1)这是一种关于艺术(美术)起源的学说  

(2)模仿说认为:模仿是人类固有的天性和本能,艺术起源于人类对自然的模仿。  

6.园丁法  

园丁法是美育指导思想之一。它将儿童看作正在发育的种子和幼苗一样的有机体,而教育者应该是一个园丁,他的职责和任务就是把儿童的潜在能力发挥出来。  

7.创造性原则  

指教师在美术教学中,要利用美术这种艺术活动本身所具有的创造性,发展学前儿童的创造力。  

8.学前儿童的手工教育  

学前儿童的手工教育是教师引导儿童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直接用双手或操作简单工具,对各种形态的具有可塑性的物质材料进行加工、改造,制作占有一定空间的、可视且可触摸的、多种艺术形象的一种教育活动。  

五、简答题  

1.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意义是什么?  

(1)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有利于培养幼儿健全的人格。  

(1)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有助于儿童大脑潜能的开发。  

(3)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有助于儿童一般智慧、想象和创造能力的发展。  

2.在泥工活动中,学前儿童可以学习哪些基本技法?  

P118泥工基本技法有:团圆,搓长,压扁,捏,挖,嵌接、分泥、伸拉。  

3.简述学前儿童美术教育中的低控制原则及实施要点。  

(1)在对学前儿童进行美术教学时,要创设宽松自由的心里环境,尽量少以成人的权威或规范束缚学前儿童的艺术活动,让他们自由、充分的体验和表达。  

(2)低控制原则实施的要点:给学前儿童自由选择美术内容的机会;教育气氛尽量轻松愉快;注意作品的评价方式。  

4.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有哪几个特点?  

(1)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是满足学前儿童审美情感需要的情感教育。  

(2)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是以培养学前儿童审美创造能力为核心的一种创造性教育。  

(3)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是培养学前儿童手、眼、脑协调活动的操作教育。  

5.简述在学前儿童手工制作中,技能与创造性的发展之间的关系。  

(1)两者是不矛盾的,是相辅相成的,不可分割的。  

(2)技能为创造性的发展提供了技术基础技能形成的过程本身蕴含着创造。  

(3)创造性越高,其技能的掌握也就越快。  

6.简笔画有什么弊端?  

(1)简笔画作为现成的图式直接灌输给孩子,这容易为灌输法大开方便之门。  

(2)简笔画容易使儿童画出来的画模式化,缺乏个性。  

(3)简笔画代替了儿童对周围事物的观察、思考和想象,失去了儿童自己的绘画语言和天真之美,容易扼杀儿童潜在的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  

7.美术教育的原则?  

(1)低控制原则:教师在活动过程中,语言亲切,以鼓励为主,轻松愉快。  

(2)因材施教原则:课程内容有弹性和有生活气息,让每个孩子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自由的展开联想。  

(3)创造性原则:没有给儿童太多的限制,气氛轻松自由,鼓励每个孩子充分表达自己的想象。  

(4)兴趣性原则:根据儿童回答中蕴涵的美育要求,提出下一个问题,潜移默化中引导幼儿进入下一步的思考。  

(5)实践性原则:将儿童的想象、经验和创造、表现相结合,手脑并用,不仅唤起了丰富的情感和想象,而且用作品表现出来。  

(6)发展性原则:教师让儿童作画时没有提出技术上的要求,而提出了情感方面的要求,注重了儿童的情感体验,很好的处理了儿童当前需要和长远发展的关系。

声明:
(一)由于考试政策等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站所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二)本网站在文章内容来源出处标注为其他平台的稿件均为转载稿,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对内容、版权等问题存在异议请与本站联系,我们会及时进行处理解决。
微信公众号

扫码关注安徽省自考攻略网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回复“免费资料”领取复习资料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微信交流群

<<点击收起

在线咨询

在线咨询

APP下载

APP
下载

联系微信
联系
微信
扫描二维码
扫描
二维码
反馈建议
反馈
建议
回到顶部
回到
顶部
APP下载
微信客服
微信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