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证据的数量与质量特征
充分性和适当性是审计证据的两个基本特征。审计准则规定:“注册会计师应当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以得出合理的审计结论,作为形成审计意见的基础”、“注册会计师应当保持职业怀疑态度,运用职业判断评价审计证据的充分性和适当性。
(一)审计证据的充分性
审计证据的充分性是指审计证据的数量足以支持注册会计师的审计意见。因此,它是注册会计师为形成审计意见所需证据的最低数量要求。
审计证据的充分性主要与注册会计师确定的样本量有关。客观公正的审计意见是建立在足够数量的审计证据的基础上的,但并不是说审计证据的数量越多越好,为了进行有效率、有效益的审计,注册会计师通常把需要足够数量证据的范围降低到最低限度。
注册会计师判断证据是否充分,应当考虑以下主要因素:
审计风险
具体审计项目的重要程度
注册会计师及其业务助理人员的经验
审计过程中是否发现错误或舞弊
审计证据质量
总体规模与特征
(二)审计证据的适当性
审计证据的适当性是对审计证据质量的衡量,即审计证据在支持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包括披露)的相关认定,或发现其中存在错报方面具有相关性和可靠性。相关性和可靠性是审计证据适当性的核心内容,只有既相关又可靠的审计证据才是高质量的。
审计证据的相关性
审计证据的可靠性
审计证据的可靠性是指审计证据的可信程度。
(三)审计证据的充分性与适当性之间的关系
充分性和适当性是审计证据的两个重要特征,两者缺一不可,只有既充分又适当的审计证据才是有证明力的。
审计证据的适当性影响审计证据的充分性。审计证据的质量越高。需要的审计证据数量可能越少。
需要注意,尽管审计证据的充分性和适当性相关,但如果审计证据的质量存在缺陷,那么注册会计师仅靠获取更多的审计证据可能无法弥补其质量上的缺陷。同样地,如果注册会计师获取的证据不可靠,那么证据数量再多也难以起到证明作用。
相关推荐
安徽自考考试答题顺序
12-29《管理学原理》安徽自考复习:职权的类型【2020年4月】
10-092021年安徽自考《金融理论与实务》选编各章节知识精要点(40)
04-242021年安徽自考《学前教育心理学》名词解释(20)
04-052021年安徽自考《公司法》考前复习资料(62)
03-102020年安徽自考《公共关系》复习重点:公共关系的定义
10-292021年安徽自考《公司法》考前复习资料(2)
02-19《现代汉语》试题练习(1)【2020年4月】
09-202021年安徽自考《审计学》考前复习资料:审计的方法
11-09《知识产权法》安徽自考试题练习:非选择题
03-31关注公众号
回复“免费资料”领取复习资料
微信公众号
微信交流群
<<点击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