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自考报名网-安徽自考网欢迎各位自考生,今天是

免费咨询:15755063059

自考办电话 | 在线答疑

自考系统: 2025年自考报名入口 2024年准考证打印入口 2024年安徽自考成绩查询入口 2025年助学报名入口 自考办联系方式
城市: 合肥 阜阳 宣城 马鞍山 蚌埠 淮北 淮南 黄山 铜陵 芜湖 六安 池州 滁州 亳州 安庆 宿州 更多+
定位您当前所在位置: 复习资料 >

2021年安徽自考《学前教育心理学》名词解释(36)

时间:2021-04-08 15:01:07 作者:储老师

自考助学

235.幼儿社会性教育的途径:专门性社会教育活动;渗透性社会教育活动。

236.专门性社会教育活动,是指教师依据社会领域的教育目标与内容,有目的、有计划的以实现幼儿社会性学习为目的的教育活动。

237.渗透性社会教育活动,是指将社会教育目标渗透在其他教育活动之中对幼儿进行社会性教育。

238.幼儿社会性教育的方法:观察学习法;强化评价法;体验思考法;角色扮演法;移情训练法。

239.观察学习法,在社会教育中运用观察学习法,要根据幼儿社会性发展的水平和特点选择观察、模仿的内容,还要根据模仿内容所涉及的特定行为规范,确定强化形式,如确定正强化还是负强化。

240.强化评价法是通过应用奖励或惩罚的手段对幼儿的行为进行强化与评价

241.体验思考法是指幼儿在实践中,在与他人的交往中,会有许多体验,幼儿对这些体验经过思考后,调节自身的行为,从而获得社会性的过程。

242.角色扮演法是创设现实社会中某些情境,让幼儿扮演一定的社会角色,是幼儿表现出与这一角色一致且符合这一角色规范的社会行为,并在此过程中感知角色间的关系,感知和理解、行为经验,从而掌握自己承担的角色所应遵循的社会行为规范和道德要求。

243. 移情是指对另一个人某一特殊情境中情绪体验的理解和分享。

244. 道德品质又称品德,是一个人的道德面貌,是社会道德准则在个人身上的表现。

声明:
(一)由于考试政策等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站所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二)本网站在文章内容来源出处标注为其他平台的稿件均为转载稿,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对内容、版权等问题存在异议请与本站联系,我们会及时进行处理解决。
微信公众号

扫码关注安徽省自考攻略网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回复“免费资料”领取复习资料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微信交流群

<<点击收起

在线咨询

在线咨询

APP下载

APP
下载

联系微信
联系
微信
扫描二维码
扫描
二维码
反馈建议
反馈
建议
回到顶部
回到
顶部
APP下载
微信客服
微信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