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自考报名网-安徽自考网欢迎各位自考生,今天是

免费咨询:15755063059

自考办电话 | 在线答疑

自考系统: 2025年自考报名入口 2024年准考证打印入口 2024年安徽自考成绩查询入口 2025年助学报名入口 自考办联系方式
城市: 合肥 阜阳 宣城 马鞍山 蚌埠 淮北 淮南 黄山 铜陵 芜湖 六安 池州 滁州 亳州 安庆 宿州 更多+
定位您当前所在位置: 复习资料 >

2021年安徽自考《学前教育心理学》名词解释(38)

时间:2021-04-08 15:02:22 作者:储老师

自考助学

253.皮亚杰采用对偶故事法,考察了儿童对游戏规则的认识和执行情况、对果实和说谎的道德判断以及儿童的公正观念等方面的问题,概括出儿童道德发展的3个阶段:第一阶段前道德阶段(4-5岁以前)儿童的思维是自我中心的,其行为只接受结果所支配。第二阶段他道德阶段。第三阶段自律道德阶段,道德相对主义。

254.柯尔伯格在1969年提出他的“三水平六阶段”:第一水平:前习俗水平,第一阶段:惩罚和服从的取向,第二阶段:工具性的相对主义;第二水平:习俗水平,第三阶段:好男孩—好女孩的取向,第四阶段:法律和秩序取向。第三水平:后习俗水平,第五阶段:社会契约的取向,第六阶段:普遍的道德原则取向。

255.道德情感的发展理论的代表人物是霍夫曼,以道德移情主线探索道德情感发展的基本规律。他提出移情式悲伤的四阶段水平:普遍性移情;自我中心移情;对他人情感的疫情;对他人生活状态的疫情。

256.道德移情对个体道德发展具有重要功能:道德移情对道德价值取向的影响;道德移情对道德判断的影响;道德移情对道德行为的影响。

257.幼儿道德认知教育可以从以下三方面着手:传授相应得到的知识;选择恰当的教育方式;给予及时的信息反馈。

258. 幼儿道德情感具有不稳定性,道德情感是肤浅的,不稳定的易受感染和暗示,因而幼儿道德情感的培养应加强道德情境的创设和情感的调节。

259. 幼儿道德情感教育:创设良好的情境范围;知情合一;引导幼儿学会情感调节。

声明:
(一)由于考试政策等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站所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二)本网站在文章内容来源出处标注为其他平台的稿件均为转载稿,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对内容、版权等问题存在异议请与本站联系,我们会及时进行处理解决。
微信公众号

扫码关注安徽省自考攻略网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回复“免费资料”领取复习资料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微信交流群

<<点击收起

在线咨询

在线咨询

APP下载

APP
下载

联系微信
联系
微信
扫描二维码
扫描
二维码
反馈建议
反馈
建议
回到顶部
回到
顶部
APP下载
微信客服
微信交流群